【环球新视野】未服役的台湾自制XC-2运输机
2023-06-05 13:21:08来源:个人图书馆-兰州家长

70年代末,美军军援的费尔柴尔德C-119“飞行棚车”运输机逐渐老化,而台湾又难以购买国外的中型运输机;在这种情况下,航发中心设法自行设计建造中型运输机原型机,命名为XC-2(“X”表示试验,“C”表示运输,2表示航发中心研制的第二款飞机)。由于物资缺乏、设计经验不足,XC-2原型机的部分零件直接取自库存:如前起落架取自格鲁曼HU-16“信天翁”水上飞机,发动机取自T-CH-1中级教练机等。

为了研制该机,航发中心派人前往美国堪萨斯州威奇塔大学航空系进行风洞测试,1975年4月将数据带回台湾。数据显示XC-2在降落时垂尾根部的平尾卷入机翼尾流中,放下襟翼时纵向操纵不稳定;航发中心与洛克希德探讨,原来想改成T形垂尾+平尾,后做成十字形垂尾+平尾。同年9月,航空研究院副院长谢麟和徐延年上尉将新模型带往威奇塔大学测试,性能改善不少。因为借用场地不便,航发中心还特地申请在本岛建造一个高精度的风洞,1976年2月5日委托美国航空试验公司建造M0.25的低速风洞,2年后完工。


【资料图】

该机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货舱空间,机身截面呈圆角矩形;而且后起落架收放在凸出的起落架舱,不占用货舱空间。双发,机身采用半硬壳结构,机尾有跳板尾门以便大件货物进入,可以在野战机场起降。为避免在野战机场起降时发动机吸入尘土,采用悬臂上单翼布局,前轮使用低压轮胎。

1976 年4月19日,省防部核定航发中心在40月内完成原型机,拨款800万新台币,由航空研究院设计室主任陈公衡上校主持设计,聘请洛克希德员工作为顾问。1976年4月成立XC-2试造组,空军于1977年12月14日赋予一号原型机编号3701.

1978年10月31日,空军航发中心(1996年改组为AIDC)介寿一厂举行了XC-2的出厂典礼。1979年2月26日,试飞成功,但出现了机身强度不足、超重等问题。后因AIDC转向研发AT-3高级教练机,XC-2只飞过十六次就取消了项目,它最远到过台湾海峡。原型机现存放在汉翔飞机公园内。

性能:

飞行员:2人

载人:38人

载货:3,850公斤

长度:20.1米

翼展:24.9米

高度:7.72米

翼面积:65.4平方米

空重:7031千克

毛重:12474千克

动力:2台莱康明T53-1-701A涡桨发动机,单台最大输出1450马力

最大平飞速度:392千米/时

巡航速度:333千米/时

航程:1661千米

升限:8015米

爬升率:7.6米/秒

数量: 2

标签:
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上一篇: 天天精选!高考前焦虑失眠怎么办?这份考前心态调整攻略请收好

相关新闻

保险时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