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活动像特效大片一上来觉得挺吸引人,但多少年换汤不换药的套路,大促的价格根本不是最划算的,就不想去看了。”消费者辛女士说,身边的朋友也不再讨论“6·18”,“与我搭上的时间精力相比,所谓的‘优惠’根本不算什么,所以我不参与了。”在北京青年报记者的采访中,不少消费者表示,“6·18”、“双11”等大促套路满满,比如为了凑单过度消费,从打折变成了多送赠品,大促内价格波动明显等,都让消费者不满意。不少网友感叹“购物狂欢是不是到头了”。分析认为,流量红利见顶,平台应当以更真诚实惠的方式为消费者让利,最终取得双赢的效果。
过度凑单买回无用商品
(资料图片)
今年“6·18”,不少平台推出满减活动,在“满额刺激”之下,一些消费者不得不购买更多无用商品进行凑单。“商家专门给我们开发了凑单的页面,比如现在买到200元了,为了凑300元,我就要再买100元的东西。但是不一定有刚好100元的我需要的商品,那我只能再买150元或者200元的商品。这样平台会让我继续凑单,再满300元,就这样,无限循环。最后发现,为了多减100元,我多买了500多元的商品,其实这些是本来我都不需要的。”消费者小菲说。
让小菲感到更不合理的是,有平台将整单商品都绑定了,凑单反而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。“如果我要退换一件商品的话,那么一起买的所有商品都必须全部退掉。这也太不合理了!我怀疑这并不符合消费者无理由退换货的规定。”
对此,有分析认为,凑单的机制设计就是为了诱导消费者不断消费,作为消费者应当理性购物,不为了凑单而凑单;平台也应当设计更好的退换货办法,以便满足消费者单件退换货的需求。
商品不仅没降价反而涨价了
不少消费者表示,今年“6·18”自己买的商品不仅没降价,反而涨价了。北青报记者发现,近几年有不少消费者都在“双11”、“6·18”的节点在网上反映,大促时的价格比平时更贵。查阅用户协议可以发现,其中对于“6·18”大促的价格是否比平时便宜,并无具体规定说明。但是对于铺天盖地的宣传,消费者会默认“6·18”、“双11”等大促节点是一年中的最低价,但是商家表示,只是有优惠活动,并不能保证是全年中最便宜的一天。
此外,现在的“6·18”战线越来越长,从5月23日起,一直到6月20日,接近一个月的时间天天都是“6·18”。消费者表示,自己看上的商品,光在这近一个月内,价格就在不停变化。
还有消费者表示,在“双11”、“6·18”大促刚开始的那几年,商家都是直接打5折,用实实在在的方式给消费者优惠。而现在,越来越多的商家玩起了“套路”,尽量让消费者多付钱,帮商家“清库存”。“我本来想买一些卫生用品,一箱是20包,这差不多够我用4个月的。但是商家说了,买一件不打折,必须够三件才给打75折。无奈,我买了三箱回来一共60包,在家里没地方放。想着要占一年的地方,觉得还挺闹心的。”
分析认为,现在的大促活动越来越复杂,从满减到优惠券,从红包到多件打折,从VIP券到专属优惠券……消费者购物越来越烧脑,也不再愿意参与其中。这一两年来,不论从数据上还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看,“双11”、“6·18”等大促都越来越平静了,平台流量红利见顶,更要从规则设计上进行调整,不断满足消费者对“实实在在打折”的渴望,才能重新把消费者吸引回来。
“扫码返现”骗好评有风险
不少消费者表示,每天收到多个快递,很多在快递面单或者快递盒内的小纸条上,都会附上一个二维码,扫码抽2袋大米、有机会领20元话费……一位消费者表示,扫码后系统先提示需要抽奖,当然很容易就抽到了“大奖”,价值1000元的智能手表,只需要到付49元的快递费即可。随后,他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、电话、地址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填入兑奖界面。过了几天,他真的收到了一个快递,对方称是货到付款的物品,在他付款49元后才发现,49元并非快递费,而是货到付款的商品费,而这个价值1000元的智能手表,在网上只卖30元左右,是个劣质的电子手环。
还有的消费者表示,商家提供的好评返现卡,首先要求发几张商家给的照片,并在数天后再次追评,才可以获得返现。而对方在“加微信”后,会进一步拉群、私聊发图及发朋友圈带货等。
实际上,这类以返现之名索要好评的行为,在电商平台是被禁止的。商家再三要求不要在好评中出现好评卡,也不要提及这个卡的存在,就是担心被平台以违规之名处罚,得不偿失。就这样,消费者为了2元的好处费,既给出了违心的评价,误导了其他消费者,也出卖了自己的个人信息,成为了商家的私域流量。
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,截至5月31日,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500亿件。照此计算,这类在包裹上的流量十分可观。近日,在寄往北京、天津及河北省的部分快递面单上,赫然出现“京津冀消费维权联盟提醒您:注意保护个人信息,返款获利需谨慎”等字样的消费教育、警示语。京津冀消协表示,希望借助快递面单所开展的此项消费教育、警示活动,提示消费者,谨慎参与“好评返现”“扫码获利”等活动,不给不法商贩可乘之机。
文/本报记者 温婧 统筹/池海波
标签:
相关新闻
保险时讯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